admin

伍子胥的故事感受,伍子胥的故事感受20字

admin 感悟评价 2024-12-20 1浏览 0

史记故事读后感400字五篇

1、【篇一】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躺在床上,手捧《史记故事》沉浸在书海中。妈妈走进房间,提醒我不要在床上阅读,以免伤害眼睛,但我并未在意,继续我的阅读之旅。当我翻到《赵氏孤儿》这一篇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公孙杵臼与程婴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深深触动了我。

2、《史记》读后感400字1 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

3、《史记》的其他篇章也各具特色。例如帝王篇中的《尧舜禅让》故事,讲述了五帝中的帝喾将皇位传给更有德行的舜,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春秋战国》读后感

《春秋战国》读后感1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具有高超的才智和策略,他的智慧帮助吴王僚里成为霸主。然而,楚平王的暴政导致他失去了父亲和兄弟,于是他不得不伪装成疯子,流落街头,靠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他被公子光的谋士被离发现,被引见给公子光,公子光认他为上大夫,悉心培养。

《春秋战国》读后感1 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本领高强,特别会出谋划策,他的机智,使吴王闾里当上皇帝,成就霸业。

虽然言过其实,但可以说,我们读历史,讲文化,如果不了解春秋战国,那么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春秋时代的特色,概括起来就两个字,一个是“乱”,一个是“霸”。周天子对天下失控,所以就会“乱”。正因为“乱”,所以需要“霸”来维持秩序。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如何看待伍子胥和勾践?

1、伍子胥和勾践的经历均充满了坎坷与传奇色彩,两人都背负着深重的个人仇恨。

2、对于伍子胥和勾践的人品,我都不太赞同。伍子胥虽然刚毅果决,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可能会导致他的一些行为过于激烈。

3、总的来说,伍子胥和勾践的故事反映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伍子胥的刚毅果决虽然令人敬佩,但也容易导致个人恩怨影响判断。勾践的隐忍和智谋使他成功复仇,但他的城府也让人警惕。这两个人物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反思和人性思考。

4、伍子胥:要从多方面看吧,对于楚王来说掘坟鞭尸这个做的确实太狠,不忠不义;但从他决计逃亡到最终为父兄报仇的这个过程来看,伍子胥虽然小气狠毒但还是个有长远目标并善于动用权宜谋略的能人,最后又因劝谏夫差而死,死得刚烈耿直也不负许多人对其“英雄”的评价。

5、两人无法进行比较,因为他们都背负着血债,但是勾践的行为更加令人不齿。他曾经用煮熟的种子进贡给吴国,导致吴国多次颗粒无收,受苦的是广大的平民百姓。相比之下,伍子胥对楚国的复仇并没有采取如此毒辣的手段,而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

读懂英雄——伍子胥_900字

你悲戚的恸哭,你仰天长啸,没有人答应。死一样的寂静,却分明能感受到世界另一头传来的嚣笑,你孤军奋战,你拼着命一次一次地劝说,却又有谁人理解?英雄寂寞,茫茫不归路。你输了。你只会用正大光明的手段,站在人人都看的见的地方,做着人人都看的见的事。而小人的伎俩,令人防不胜防。

伍子胥,一个英雄的形象,定格在那个寒夜。他面对着冰冷的属镂剑,剑光在黑夜中划过,犹如西施微笑般璀璨。他的背后,是伯嚭背负双手,贪婪地计算着越国的珠宝和黄金。英雄的末路,是如此的凄凉。 他的手,颤抖地握紧剑柄,血泊之中,他痛苦的呻吟。那一片殷红,像是战争的预兆,吴国的死刑宣告。

伍子胥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名将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但凭借其智谋和勇气逐渐崭露头角。伍子胥非常聪明,拥有出众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公元前512年,伍子胥成为楚国的将军。他成功地组织了楚国军队,威胁到了强大的邻国吴国。

伍子胥,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他性格刚强,年轻时便文武双全,勇猛且富有谋略。他的兄长伍尚,父亲伍奢,在楚国担任要职。然而,在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因太子建被诬告而怀疑其“外交诸侯,将入为乱”,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导致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被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伍子胥的故事感受 的文章